主打医疗级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脉极客“心蜜”获CFDA认证已正式上线

猎云网 中字

2018年初,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可称得上是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它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也是引起心功能恶化及脑卒中的常见疾病。据专家介绍,我国目前房颤患病人数高达1000万,男性高于女性。

猎云网近日采访了微软加速器·北京第11期入选企业-脉极客医疗科技(MagicMed,以下简称:脉极客),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初。脉极客基于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探索,从可穿戴设备切入,搭建了集心脑血管慢性病管理、大数据计算分析为一体的信息云平台。

从可穿戴设备切入,志在绘制心脏健康数据蓝图

普通心电图只能记录某一段短时间内的心电活动,“心脏异常情况的发生,往往是阵发性的、一过性的、偶发性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心脏发生异常状况,即便他马上去医院做检查,那短短十几秒的静态心电图,往往是不能够抓到异常情况的,所以就需要进行全程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的监测,去捕获到心脏的异常状况。”脉极客创始人兼CEO马龙向猎云网介绍到。

“心电监测又可以分为多导和单导。多导采集到心电的信息更加丰富,能够监测到心肌缺血、心梗等等。单导对于心律失常这一大类心脏疾病的筛查,尤其对房颤筛查,具有现实意义。”

心蜜(Magitor Cell)正是这样一款可穿戴设备,重量25g,厚度仅8mm,可实现连续24小时不间断监测。心蜜主要在医院之外为患者提供心电监测,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监测数据提供心脏健康报告,实现高效房颤筛查。

在使用上,用户需要将一片电极贴片贴在身上,而后,心蜜就可以精准地监测心脏电信号、记录心电波形,监测结束后会自动进行识别分析,可生成监测报告。医生在云端就可以收集用户的心电数据,实时反馈异常,并以此为基础给出诊断报告,方便进行院外心脏类疾病的筛查,以及医生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评估、用药效果评估及随访等。

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心律失常房颤人工智能算法筛查大赛中,脉极客的成绩曾一路领先,并最终取得总排名第二的成绩。在国际心电图AI顶级赛事,2017年“计算心脏国际会议”房颤自动识别竞赛中,取得了全球最终阶段排名第一,综合排名TOP5的成绩。

在产品销售层面,马龙对猎云网表示,“我们现在还没有以直接to C的方式,也就是从电商的渠道去售卖产品。脉极客专注于硬件监测和数据分析,选择与提供医疗服务的平台和第三方医疗机构进行合作,我们更多的是一个to B再to C的方式。”

未来,脉极客将基于地图搭建中国最大的自动分析心电数据库,志在绘制心脏健康数据蓝图。

也曾坎坷曲折,终于柳暗花明

创业的道路鲜少一马平川,脉极客不出意外地也曾坎坷曲折。据了解,在推出心蜜之前,脉极客曾研发过两款产品。

2014年底,脉极客尚未正式创立,马龙已开始筹划第一款名为“小脉”的产品。2015年底,马龙及其团队成功制造出了样机,与Scanadu的产品相似,手持设备接触额头以测出血压值。

遗憾的是,其结果也与Scanadu的产品相似。在社区中测试产品时,马龙发现,小脉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或许是因为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对象较年轻,而老年人皮肤多皱纹,拿不稳手持式设备且测试时间较短。

小脉可以说是失败了,但它同样为后续心蜜的诞生积累了不可或缺的经验。美国医疗设备制造商Sotera Wireless开发的便携式生命体征检测仪Visi Mobile给脉极客指明了道路。

2016年7月,脉极客成功研制出了非袖带测血压样机,该设备自主研发,用导线连接身体部位多个传感器,再通过算法去计算出各种参数。

脉极客随即将产品送往CFDA检查,等待资质认证。

“脉极客做医疗产品,聚焦的正是其医疗属性,其次才是可穿戴设备。它监测的数据一定要严谨可靠,要得到CFDA的认证,具备医疗价值、临床价值。那么,做智能设备或者可穿戴设备,它更多的是不具备这样的医疗属性,更倾向于是一个娱乐玩具。”马龙向猎云网表示。

上述产品所采用的非袖带测量血压技术,当时国内并无相应标准,谁也无法保证何时能获得CFDA认证。2016年中,医疗领域融资环境趋冷,再加上两轮研发消耗了大部分天使轮资金,脉极客迎来了“至暗时刻”。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艰难环境,激发了脉极客团队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又开发出了上述心蜜产品。2017年3月底,心蜜顺利获得CFDA认证;本月初,心蜜已正式上线。

2018年4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马龙表示,“它其实对医疗大健康这个行业,尤其是家庭医生、分级诊疗的推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加速促进作用。”

终于,脉极客迎来了“柳暗花明”。

启动A轮融资,推动两款新品落地

团队方面,脉极客创始人兼CEO马龙拥有西安交大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并于2012年进入长江商学院,全职攻读MBA。马龙曾在GE医疗集团负责产品市场近7年;2014年,马龙加入吉威医疗集团任北区销售经理,积累了丰富的医疗设备企业管理经验和渠道资源。

脉极客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宾光宇为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专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神经工程科研13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脉极客团队仅有不到20人。马龙坦言:“能够入驻微软加速器,主要是因为微软的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服务与脉极客的需求非常匹配契合。在成功入选后,除了这些免费的服务资源,微软加速器也在媒体报道,投资机构对接以及税务、财务等法律层面提供了较多的服务,帮助脉极客这家不足20人的公司具有了像大企业一样规划化运营的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脉极客于成立之初获得云天使基金的300万元天使投资;2017年10月,脉极客宣布于当年9月完成千万级人民币的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青云创投。

马龙表示,近期,脉极客已启动A轮融资,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便携12导联专业心电监测设备MagitorCare、针对院内临床心电、血压、血氧等多生理参数监护设备MagitorPro的研发和落地。

目前,上述两款新产品已在申请CFDA认证。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